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科理工类 山东 建校:1957年 隶属:山东省教育厅 学校邮箱:zhaosheng@ytetc.edu.cn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以烟台市技术学院为基础创办、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沿海开放城市——山东烟台。 学院的前身始建于1957年,近半个世纪以来,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先后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科教兴鲁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占地总面积 824亩,现有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新校址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带,距烟台市区20公里,交通便利,环境清新,是烟台开发区唯一一所高等院校。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规划2000亩土地用于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
近年来,学院抢抓发展机遇,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半岛制造基地建设,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已逐步形成以机械加工为主的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学院目前设机制工艺、机械工程、机电工程、数控技术、汽车工程、轻纺工程6个系以及实训中心、成人教育中心。技工教育开设机械加工、机械装配与修理、机电一体化、数控编程与应用、汽车运用技术等近30个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开设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等12个专业。
学院现有在校生 1万余名。专任教师315名,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39.4%,中级以上职称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占61.2%。有省、市两级职业资格考评员近30名。近年来,学院有50多名教师获得省级表彰奖励,主编或参编各类教材50多种,有20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现图书馆 3000多平方米,藏书量8万余册,新图书馆已开始筹建,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00多万元。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数控仿真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PLC实验室、技术测量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理化实验室等30多个。有数控机床37台、普通机床429台,还拥有一个资产达1.2亿元的实习工厂。学院设有汽车驾驶学校、汽车修理厂,另有4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构成了实践教学的强大后盾。
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生合格率、专业技术等级证书领证率达到 98%以上,优秀生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以上。在历次技术比武中,总评成绩始终是团体第一名。学院下属的实习工厂——烟台铣床附件厂技术力量雄厚,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为齿轮箱制造行业的龙头,所生产的20大系列、800多种规格的机电产品销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800多万美元,学院的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接触先进企业的生产模式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出的学生素以 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过硬、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学院毕业生广泛分布于上海通用汽车、大宇重工、冰轮集团、海信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5%以上。
学院积极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为直接借鉴国外职教经验,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模式,先后与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外高校建立了长期互派留学生、科教合作关系。 学院还先后与山东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高等学府联合办学,实现优势互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形成了以技工教育、大专教育、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2006年8月26日, 经山东省体育局批准,山东省乒乓球学校在学院正式成立。学校接受山东省体育局和学院双重领导,是一所设有小学部、中学(初、高中)部、中专部的全日制寄宿学校,是山东省乒乓球管理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坚持高定位、高起点、高标准的办学思想,实施“名师”战略。由我国乒乓球界久负盛名的元老张燮林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并在全国范围内聘请了品德优良、技术过硬的教练员。学校配有本科以上的文化课教师和生活老师。努力创造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的训练设施、一流的生活标准,构建竞技训练、素质教育、后勤服务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管理体系是学校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乒乓球名校和训练基地是学校的发展方向。
在新的世纪,学院将继续弘扬传统,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抓住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探索和完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突出特色,拓展领域,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朝着建设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迈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新的世纪,学院将继续弘扬传统,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抓住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探索和完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突出特色,拓展领域,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朝着建设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迈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男女比例:男:79.80%女:20.20%
甘肃
甘肃
河北
甘肃
甘肃
甘肃
海南
河北
广东
广东
云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北
北京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