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本科师范类 上海 建校:1954年 隶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学校邮箱:ssdzsb@shnu.edu.cn |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大学,是上海地方大学中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至197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94年10月,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我校管理。学校下设18个二级学院、104个研究机构。另设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是我校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共建的、旨在培养高层次青少年教育与研究人才的二级学院。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等机构也设在我校。学校还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老年大学。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3296人,研究生4255人,夜大学学生13707人。学校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截至2011年11月,我校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德国、法国、西班牙、波兰、丹麦、荷兰、比利时、芬兰、意大利、匈牙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爱沙尼亚、博茨瓦纳、赞比亚、以色列、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智利、墨西哥以及中国香港、台湾、澳门等3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四个国家签有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校的留学生823人。学校先后在日本广岛福山大学、非洲博茨瓦纳大学和美国密苏里大学建有三所孔子学院。建校50余年来,学校培养了14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在上海中小学中,近70%的中小学教师和近70%的中学校长都是我校的毕业生,其中有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如上海市教育功臣唐盛昌、刘京海、仇忠海和叶佩玉,全国优秀校长吴小仲和高润华,上海市首届师德标兵童莹莹和张育青等是我校毕业生中从事教育事业的杰出代表。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4个,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古典文献专业为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的四个基地之一。旅游会展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影视传播、英语、应用化学和生物技术等是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自设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共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4个、自设硕士点2个,另外还有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学校已经建立起一批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是上海地方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源化学实验室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都市文化、计算科学和比较语言学是三个设在我校的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此外,学校还拥有1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5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1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实验室。2010年全年科研经费总额10493.96万元。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学术人才,初步形成了一支以特聘教授为旗帜、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918人,其中专任教师171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260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53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239人,占专任教师的72.33%,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67人。此外,还组建了一支580人左右的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包括5位院士级的特聘教授、100多位外籍教师。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主校区,占地面积162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7万多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5.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8.1万平方米、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场所7.9万平方米;两个中心图书馆藏书近333.5万册、有近100多个电子图书数据库和4个具有馆藏特色的资料库;建在我校的上海高校瓷器博物馆是上海市十大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因古籍数量达10万册以上且善本古籍达3千册以上,经国务院专家组审批通过被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校固定资产总值19.6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5.74亿元。"
"就业指导中心 是上海师范大学专门负责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指导和处理毕业生就业日常工作的职能部门。 “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对在校生的职业理念、职业规划的意识与能力进行教育与指导,对毕业生的择业活动进行指导,并形成了以校园为中心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构建了专业化、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体系。良好的校园招聘场所与设施直接为向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奠定了基础;每年举办的百余场多种形式的校园专场招聘会和全校型大型洽谈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选择就业单位的机会;快速高效的就业信息网络及时把就业信息传递给学生;专业化的职业辅导和咨询随时给学生以帮助。 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公正、择优、自愿的原则下,力求做到使毕业生学以致用、人尽其才。 使毕业生找到最合适、最满意的职业,并通过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基础,帮助学生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这种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就业中心已成为连接学生、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受到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赖和欢迎。
中心负责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就业服务、就业调研。其主要职责如下
1、 执行国家有关的就业方针和政策,积极帮助学生办理各种就业手续;
2、 开展就业指导和毕业教育工作,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开展求职择业和生涯发展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3、 完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为毕业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4、 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举办各种层次的校内招聘活动,积极协助学生参与校外的求职活动;
5、 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活动,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6、 积极开展有关学生就业的科学研究工作,加强职业发展研究,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效信息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也将迈向新的阶段。为此,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正积极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开拓创新,争取在高校中率先建立起一套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之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联系电话:021-64322601
传真:021-64322601
E_mail: jiuye@shnu.edu.cn"
男女比例:男:39.13%女:6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