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广益中学校,校址位于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由英国伦敦基督教公谊会创办。1892年2月15日,从传教士罗贝特·陶维新在重庆大梁子(今渝中区新华路)招收男生行课,1894年迁校至下都邮街23号(今解放碑美美百货),由清廷川东道台批准,始称广益书院,1898年改称广益学堂,1904年由下都邮街迁往巴县崇文里(南岸区黄桷垭现址),更名为广益中学。1928年,因反教运动,学校与英国伦敦基督教公谊会脱离关系,由国人杨芳龄接办,改制为重庆市私立广益中学校。同年,四川省政府委员、川东军阀刘湘亲赠学校“江巴学校之冠”匾额。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广益中学升起了重庆市第一面五星红旗。1951年由四川省重庆市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四川省重庆第五中学校。1960年凉风垭中学撤消并入。1992年,四川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批示恢复校名为四川省重庆市广益中学校,“广益”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1997年重庆市直辖后更名为重庆市广益中学校。同年,毗邻的重庆四中改制,广益吸纳了原重庆四中的大多数教职工和学生,扩大了学校规模。2001年5月,学校经重庆市教委批准成为重庆市联招学校。2004年,学校吸纳涂山中学并继续扩大规模。2005年被评为南岸区示范中学。
百余年来,经过不同历史时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广益中学形成了“爱国爱校、治学严谨、尊师勤学、文明活泼”的优良传统,不同历史时期在继承传统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不断与时创新。由于学校初为教会兴办,主持教务的是英国人,学生与英国人经常接触,耳濡目染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后为私立学校,校长杨芳龄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英语功底深厚,尤重英语教学。学生高中毕业,即可通读英文版《莎士比亚全集》,能流利地用英语对话。
1904年,时任校长的陶维义先生,曾是英国皇家足球二队中锋。他携带第一个足球入川,学校于1905年建起了西南第一个标准足球场,1907年组成了首支有球服、球鞋的正规足球队,广泛开展了足球运动。重庆市足协在编写《重庆足球史》时,经考证,得出了“重庆现代足球运动,始于广益中学”的结论。杨芳龄接任校长后,重视、热爱足球运动热情不减,学校足球水平长盛不衰,校队打遍重庆市中学无敌手,多次击败英、法舰队水兵队而名声大噪。1933年,校队以7:0大胜英舰福康号足球队,为此,该舰将舰上一铜钟赠送学校,一直沿用至今。1937年广益中学获重庆市第一届运动会中学部足球冠军,校队多名队员代表四川队、华西五省队参加全国运动会,全国足球赛、川东片区赛等赛事。
1951年政府接管广益后,学校在保持原有办学特色的同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课外活动更趋活跃。学生热爱足球之风仍存,足球运动班有班队、校有校队,定期举行校内比赛,并邀市内大专院校来校进行比赛。50年代初在市中学生足球运动中多次夺冠,曾获市运会“国防杯”赛冠军。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一直保持市中学系统二、三名。82年获南岸区“希望杯”赛冠军,市“希望杯”赛第三名。鲜世昌、王家训、马鼎揩(中国足球名宿马明宇之父)、朱德近、陈应君等数十人先后被选进四川省足球队。六、七十年代的体育教师,足球教练马培滋是载入《重庆足球史》的著名教练之一。1985年、1986年、1987年校女子足球队均获重庆市女子足球赛冠军,获三连冠永久奖杯一座。学校还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学校”、“重庆市南岸区青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
在继承了足球传统特色的同时,学校美术特色凸现。著名国画家杨济川、佘雪曼曾在校任教美术,80年代毕业生傅贻在瑞士举办个人工笔画展引起轰动,其中一幅花卉作品被法国选作邮票图案发行,学生王琳的国画《快乐森林》选送四川省儿童画展、《小猴摘苹果》获省二等奖、1984年《这位大叔真有趣》选送法国获优秀奖、《幸子的爸爸我们希望见到您》选送日本广岛展出。自2000年以来,高考艺体上线人数多年来一直居南岸区第一位。音乐方面,学校长期组织合唱团、乐器兴趣小组,使有音乐天赋的同学饱受教益。
1994年百年校庆时,学校再次提出了办特色学校的目标,特色承载起了为百年老校再展雄风铺路的重任。并明确了以德育特色为突破口,促进艺体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
为了抓好德育特色,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牵头的德育领导小组,并于1995年初订出了《重庆市广益中学实施德育特色的试行意见》,统一规划,并提出了以建设特色德育基地为基础,以“知校、爱校、兴校”系列活动为主线,以文明礼仪建设为重点,以争创区、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为目标的特色德育实施方案。
经过多年的努力,德育特色已见端倪,1995年学校荣获“区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称号,1997年学校荣获“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称号,1999年获南岸区安全文明小区,2001年获南岸区最佳文明单位,2004年获南岸区绿色学校。
综观广益百余年的办学特色,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前,办学特色是英语和足球。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后至1994年百年校庆,办学特色是足球和美术。1994年百年校庆后至今,办学特色是体艺(美术更突出)和德育,充分体现了广益办学特色的传承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学校占地78404平方米(约117亩),森林覆盖面积约60%。学校现拥有一流的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阅览室和理化生实验室等功能室及其辅助设备;已把西南地区最早的标准足球场改扩建为塑胶草坪运动场;全市领先的多功能演播厅;公寓式的学生宿舍,设施齐备,安全,方便;建成了校园网,现代教育教学设备配置到教室。
广益中学百年树人,人才辈出。何鲁、文幼章、赖以庄、邓君吾等曾在此任教,邹容、李锡铭、古耕虞、王朴等曾在此就读。百年来,广益学子遍及宇内四海,广益英才不乏国家栋梁,其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锡铭;中国科学院院士、脑智科学首席科学家李朝义;中国科学院院士,药理学教授邹冈;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科学家赵其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测控及雷达专家刘嘉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法律专家、《物权法》起草者王家福等。
解放后,学校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茅。2000年以来,学校升学率年年攀升。2001年,学校高考升学率为92.3%;2002年为94.5%;2003年为95.4%;2004年和2005年,学校高考均取得了高出市平均升学率10个百分点的优异成绩。2008年高考理科上线率为98.07%,居南岸区第一位; 2009相应专业全市第一名。学校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发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46.6%,总上线率95.6%,理科最高分664;在2009年全国高等艺术招生考试中,有3人次获展,有各种学生社团十几个,常年开展活动。学校连续17年获南岸区办学质量综合督导评估一等奖。
教研氛围浓厚。学校参加了国家级课题《面向21世纪三峡库区区县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市级课题《依托校本培训提高课堂实效》的教改实验和市级重点课题《快乐体育与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参加全国体育218课题获全国一等奖,学生课题《对初中教育利弊及改进措施的研究》获市一等奖。学校是重庆市规划课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实验学校。学校编写出版了校本教材《浩然文峰百年广益》。历史教师黄祖清指导学生写的心得体会选入川版教材。学校有(截至本书编辑出版的2009年)高级教师32人,重庆市骨干教师5人,南岸区骨干教师有15人,被评为国家级先进1人,重庆市先进10人,区级先进和受表彰的98人次。
在“2009学校管理年”中,在章显林校长的带领下,学校荣获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教育功勋著名特色学校”、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重庆市平安文明学校、南岸区工人先锋号、南岸区第三届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先进集体、南岸区第四届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南岸区青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足球、田径训练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学校、等荣誉称号。
百年厚重的办学历史,广益树立起“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教书育人、团结协作”的教师发展目标和“做真人,志趣高远;求真知,学业精深;尚践行,成才报国”的学生培养目标;明确了“秉承传统、注重创新、突出特色、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和“爱国爱校、治学严谨、尊师勤学、文明活泼”的办学传统,建立起广益中学理念文化的核心体系。
广益中学成立以来历任校长或主持学校工作的有:
(英国人)陶维新(1892—1901)、(英国人)陶维义(1901—1909)、(英国人)范瑞辅(1909—1912)、(英国人)韦济恒(1912—1916)、(英国人)陶维新(1916—1922)、(英国人)陶维义(1922—1926)、杨芳龄(1926—1950),解放后至改革开放时期,项阳信、李肇基、张寂生、彭克定、张克正、张榕、彭德坤、赵庆云、林彦等先后担任校长或主持学校工作,李长禄(1979—1980)、熊启源(1980—1981)、蓝锡麟(1982—1983)、张德厚(1984—1988)、范明芳(1988—1992)、毛宝权(1992—1999)、章方学(2000—2003)、尹萍(2003—2004)、李小兵(2004—2008)、章显林(2008—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