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中学始建于1948年,原校名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小学”,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杨尚昆同志任董事长。1949年随党中央机关迁入北京。1958年分为中学部和小学部,中学部即现在的育英中学。学校占地22.3亩,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00人,学生2000多人,5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30个班,高中24个班。
育英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的革命老校。六十年来,学校始终遵循学生发展及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和“三个一切”的办学思想,恪守“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提升办学品质,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品德与知识基础,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近年来,育英中学在张彦彬校长的带领下,实施人文管理,科研兴教,苦练内功,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以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浓郁的学风,创新的特色获得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英中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始终把德育摆在各项工作之首。多年来,学校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把育人工程全面融入社会大教育环境,形成了以德育为核心、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灵魂的全面发展观。在校内健全各项德育制度,通过多种培训途径精心打造德育队伍,注重德育活动课程化、专题教育系列化、文明礼仪日常化,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融合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全员德育。学校的德育工作一方面突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利用寒暑假和业余时间走出校门,在社会这个繁芜复杂的大课堂里,鼓励学生参加实践,进行调查,撰写实践论文,养成“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良好道德风尚。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家校互动、共育英才”的良性教育机制,通过座谈演讲、家信论文等方式和家长、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沟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获得了 “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首都平安示范校园”、“海淀区德育先进单位”、“海淀区课堂德育先进校”、 “海淀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称号。
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校领导一贯重视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和知识技能的拓展,重视教师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通过健全“两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制度、发展评价制度),实施“三项工程”(名师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建设工程),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五种途径”(专家专题讲座、目标式师徒培训、专题互动式培训、激励式培训、实践展示式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潜能开发创建最大平台,努力打造德艺双馨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学校现有国家级、市级骨干教师7人,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2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19名,校级学科带头人31名,区兼职教研员20人。已有 73名教师完成了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已有98名青年教师达到了区教委对教师英语口语的等级要求。教师的发展全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掌握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技巧和学习能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被评为“海淀区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教学质量高已闻名遐迩。在“注重基础、狠抓落实、提高能力、整体优化”等方面形成了学校的管理特色;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深化课程和教材改革中创建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素质教育的突破性发展。多年来,不仅高考升学率稳定在98%以上,重点大学上线率稳定在50%—65%之间,大本上线率在70%—85%之间。高中实验班的学生100%考入重点大学。高考中曾出现北京市文科状元和海淀区理科状元(北京市理科第三名),及数学、物理等学科取得满分的同学。每年都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南开、复旦等国家重点院校。而且,还形成了以德育为核心的,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灵魂的全面发展观。重视培育学生“学有特长,全面发展”,每年都有不少于400人次学生在各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中获奖,学校连续十几年被评为“海淀区科技先进校”,“科技示范校”。“OM”代表队曾在全国、北京市头脑奥林匹克大赛中多次荣获第一名。学校的民乐团、舞蹈团颇具规模,多次参加北京市、海淀区重大活动的演出和比赛并获奖,《红色娘子军》还在全国大赛中获“阳光奖”。民乐、舞蹈艺术特长生还经常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学校被评为“北京市艺术传统项目学校”。
校园环境优美、整洁,硬件设施先进。综合教学楼、实验楼、音体美楼错落有致,配备先进;图书馆藏书丰富;各类实验室设备齐全;塑胶跑道、体操房等体育设施满足教学和群体活动需求;多功能厅、排练厅等为声乐舞蹈排练提供满意场所。学校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形成了完善的校园信息化服务体系,建有校园网、电子备课室,每个教室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并可直接上互联网,实现了教育、教学、行政办公的数字化管理,为师生掌握信息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被评为“海淀区校园环境建设先进校”。
作为全海淀区乃至全市的知名学校,育英中学将抓住机遇,锐意进取,更好地发挥出先进校的积极作用。我们热诚地欢迎更多的有志成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的青年走进这所学校,为开拓更美好的未来事业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