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提供 展示时间:2019-07-09 19:03:02
1904年,瞿秋白5岁的时候,开始在星聚堂的亲戚庄怡亭坐馆的私塾里读书。这位18岁的启蒙老师是第一次坐馆。私塾里的功课,开始是认字,接着是读“神童诗”。瞿秋白在入学之前,他的母亲就已经教他认字和背诵古诗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已经背得很熟。有一次,他背诵:“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母亲问道:“上城归来,为什么泪满襟?”秋白答道:“这是因为养蚕的人穿不着绸,不养蚕的人满身都穿着绸。”母亲听了很高兴,抚摸着他的头说:“读书能悟出其中的道理,这才是真读书。”又有一次,秋白听母亲讲古诗《孔雀东南飞》里的故事,他问道:“刘兰芝和焦仲卿夫妻很要好,为什么婆婆不要她?”祖母听了不禁笑起来,觉得他问的很有意思。
幼年时,母亲常带秋白到离常州城不远的北门外农村去,那儿住着他的舅父家和姑母家。这使他有机会接近旧中国的农村和农民的孩子。他同情农民的孩子,有时和他们一起去玩耍、劳动、放牛、戽水和割稻子。有一次,他在舅舅家,跟邻家一个农民孩子去放牛。回来的时候,少了一件褂子。母亲责问他把褂子丢到哪里去了,他低声说:送给邻家的孩子了,因为那个孩子穷得连一件褂子也没有。
星聚堂的前面,有条庙沿河,河上架着一道小桥,叫做觅渡桥。过桥沿河向右走,不远就是冠英小学。瞿秋白在九皋楼读了一年多私塾,即转入冠英小学读书。这个学校分为初等和高等两级,瞿秋白入学时读的是初等。学校校长庄苕甫是清末的举人,但他却具有维新思想,主张废科举,办学堂,因此在庄氏二贤祠内办起了这座小学校。学校里除了请本地的秀才任教师而外,还聘了一个日本教师来教博物学。
这时,瞿秋白的家庭经济情况更不如从前了。居住在杭州的做过官的四伯父不再继续补贴他家的生活费用。当这位伯父把祖母接到杭州去赡养以后,就停止了对于瞿秋白家的补贴。但是,生活的艰难并没压垮他,这更磨炼了瞿秋白的意志,他沉默寡言,发愤读书,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瞿秋白从小就勤思敏学,善于分析,省悟书本中所蕴含的至真至善的道理,长大后成了位著名的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