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再次向“5G汽车”进发,加速开拓联网汽车市场,实现彻底无人驾驶
华为表示,5G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创新热点,5G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和高可靠将给智能网联、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等场景打开全新的想象空间。
5月10日消息,华为官方宣布,携手首批18家车企正式发布成立“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共同打造消费者感知的5G汽车。
据悉,这18家车企分别为:一汽集团(一汽红旗、一汽奔腾、一汽解放)、长安汽车、东风集团(东风乘用车、东风小康)、上汽集团(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广汽新能源)、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控股、江淮汽车、宇通(客车)、赛力斯、南京依维柯、T3出行等首批18家车企(排名不分先后)。
华为表示,5G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创新热点,5G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和高可靠将给智能网联、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等场景打开全新的想象空间。消费者能够感知的全新驾驶体验、娱乐体验,以及人、车、家全场景体验是未来5G汽车的创新重点,是众多车企和华为共同发力的方向。
据了解,自2019年4月发布全球首款5G车载模组MH5000以来,华为已经向生态圈伙伴与众多车企提供了5G车载模组MH5000、5G车载终端T-Box平台等产品和技术,支撑5G汽车以及5G+C-V2X智能网联的应用创新。
加速开拓联网汽车市场
据外媒报道称,华为计划在今年推出一套让驾驶者可以在汽车数字仪表板上使用手机上的导航、语音助手和其他应用程序的系统。华为HiCar平台将允许使用者用手机操作车辆的空调和车门,同时提供防止撞车的功能。这些控制措施不仅限于车载娱乐系统,还要求与汽车制造商合作。
在全球手机需求放缓之际,这家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已与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比亚迪(BYD)和德国奥迪(Audi)等大型车厂展开合作,寻求在快速增长的网联汽车市场上收获新的收入来源。
比亚迪的一位高管最近表示,最早将于6月份发布的“汉”电动汽车,将展示与华为合作的成果。华为还在开发5G汽车通信设备和专门用于自动驾驶的云计算服务。该公司已与30多家汽车制造商围绕技术开发展紧密合作,其中包括中国国有的上汽集团(SAIC Motor)。
中国对新车的需求依然疲软。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这一领域预计在中长期内将继续增长。华为希望利用这一增长来抵消智能手机销量的下滑。美国研究公司IDC称,截至2019年,全球出货量连续三年下降,今年的数据看来肯定会受到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的打击。
开发自动驾驶芯片、直流快充模块新品
除了研发车载系统外,还有消息称,华为正在加大自研芯片的比例,同时他们也将联合ST 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导体)共同开发半导体,其中还包含汽车芯片。由于外界因素越来越复杂,可靠稳定采购芯片是双方合作的一个基础因素,同时意法半导体也为华为进入汽车芯片领域提供了保证。据悉,意法半导体(STMicro)生产专业陀螺仪、加速度计、运动、光学和图像等传感器芯片,同时也是领先的汽车芯片供应商。
消息人士称,与特斯拉和宝马的领先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合作,可能使华为跃升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顶级参与者,这是科技公司的下一个关键战场。
另外,本月华为还发布了新一代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块,其分为国内版30kW和国外版20kW两个版本,采用全灌胶、全隔离的防护技术,经过了积尘、高温、高盐雾等恶劣使用条件测试,拥有“可靠高效,智能低噪”的特点,可以有效地为充电运营商降低运维成本。
华为官方表示,30kW快充模块最高效率达96.4%,20kW的最高效率为96.55%。年平均失效率为0.6%,远低于业界平均值3%-5%,同时直流快充模块国内版30kW与国网20kW同尺寸,支持充电桩同尺寸扩容;300-1000V全段恒功率输出,满足未来车辆高压快充演进趋势。
不会自己造车,要实现彻底的无人驾驶
虽然推出了车载系统HiCar和直流快充模块HiCharger,但是华为方面表示,他们是不会自己造车,其会通过端云协同,聚焦ICT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彻底的无人驾驶,但是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它是可以创造价值的。目前特斯拉已经在给大家创造价值了。”
在被问到华为进行到什么地步时,徐直军直言:“特斯拉现在能做到的,我们都能做到。”
2019年5月29日,任正非亲自签发组织变动文件,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并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随后华为官方宣布原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加盟,成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
按照华为方面的说法,目前他们正在帮助一些车企进行“计算与通信”这一全新技术架构的打造。“未来汽车将衍变成为软硬一体化:暨硬件可替换软件可升级,汽车也将不再是一次性的交易,而由此给业界带来的将是全新的营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