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业大学本科理工类 辽宁 建校:1951年 隶属:辽宁省教育厅 学校邮箱:lngydxzb@126.com |
" 辽宁工学院是辽宁省属高校,坐落在依山傍海、历史悠久的辽西重镇 - 锦州市。
学校始建于1951年,1960年升格为本科,定名锦州工学院;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辽宁工学院。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之前,是辽宁省唯一的省属本科工科院校,1993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扶持的四所高校之一。
&……查看详细>> nbsp; 学校现有38个本科专业,分属工、理、经、管、文5大学科。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有机械工程、控制工程、材料工程、车辆工程4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材料物理与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汽车材料与工程、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两个实验室是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省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系、艺术设计与建筑系、外语系、数理科学系、文化传播系、社会科学部、体育部等13个本科教学院系(部),并设有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CAD应用发展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汉语言培训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还设有软件学院和工程技术学院(独立学院)。截止2005年6月底,在校本科生9255人,研究生290人,成人脱产班学生567人,留学生7人。合计全日制学生10119人(折合在校生10308人)。形成了以本科生为主,兼有研究生、留学生、继续教育学生,以工学为主,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科性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教职工1277人,其中专任教师641人,生师比为16.1:1。专任教师中教授69人、副教授257人,高职比为50.8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89人,占教师总数的45.09%。教师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专家2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和千人层次人选7人,辽宁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百人层次3人,学校学科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7人。一批学历高、素质好、后劲十足的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结构比较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一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的观念,面向辽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实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选课制、导师制、教考分离等制度,2000年被省教育厅列为学分制改革试点,由佟绍成教授主持的《学分制下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辽宁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和人文、科学素质提高,科学制定或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以精品课和优质课建设为主线,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已建成省级精品课3门,校级精品课15门,并对12门重要基础课实行了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控,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实行学校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党政一把手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坚持全方位的教学检查、评教评学、教学督导、教学奖惩、信息收集与反馈和校内教学评估。2002年开始实行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效果良好;重视实践教学,学校设有金工、电工电子、计算机、现代加工4个实训中心和60个教学实验室,55个校外实习基地,基础课实验开出率100%,专业课实验开出率90%以上,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77.6%。校园网运行良好,已开通教务管理信息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图书资料阅览与查询平台等多个应用系统,目前已有61门课程在网上运行,部分实验课实现网上演示和预约。教师积极投入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学的研究与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271套,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学时占授课总学时的24.75%;在2005年辽宁省高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中,我校参赛的3件作品分获特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以设立创新学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近三年我校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学生英语、“挑战杯”科技作品制作等各类科技竞赛,获省级奖励127项,其中特等奖6项、一等奖27项;获国家级奖励81项,其中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3项,英语竞赛获国家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3项,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1项,所获成绩在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科技发展势头良好,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近三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6项,省部级课题33项,市级课题169项,纵向科研经费837万元;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62项,项目经费5517万元。三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79篇,其中71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中文核心期刊发表441篇。出版著作50部。科研成果鉴定11项,获省部级奖励5项,获国家专利4项。钢的成分设计与性能预测、金属熔体外场处理技术、模糊控制理论等项目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合金价电子与成分设计所取得的成果,已被本溪钢铁公司和宝山钢铁公司采用;与企业联合开发的汽车安全气囊、举高消防车等项目,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学校科技的进步,有力地支撑了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十几所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近三年,来我校从事教学、学术交流和访问的国外大学教授、专家200多人次;我校有60多名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访问或学术交流。我校与美国东肯塔基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德国克劳斯达尔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学校之间的交流,从“2+2”办学到教授之间的科研合作,领域不断扩大。2002年到2004年,我校有5项与国外大学合作的科研课题得到国家外专局的经费支助。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校开放办学和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学校立足发展,抓紧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园占地597101平方米,生均59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64405平方米,生均16.25平方米;各类功能教室49296.5平方米;百名学生配备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76.2个;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22.93台;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210.34元;生均图书文献78.3册;学生宿舍75381平方米,生均7.45平方米。学校重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坚持服务教学,丰富文化内涵,着力建设绿色校园,为广大教师和学生营造典雅幽静、整洁规范、安全有序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先后被锦州市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学校”,“辽宁省绿化先进单位”;2004年被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安全文明校园”,被辽宁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教育系统唯一的“文明单位标兵”。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一代又一代辽工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国家和辽宁地方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三万多名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一代辽工人将秉承“砺器悟道”的校训,按照“提高质量,充实内涵,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的办学方略,努力地为把学校建成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而奋斗。"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各院系也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完善政策,认真落实,有力地保证了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具有相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就业渠道畅通,加之我校的专业均为我国社会发展及振兴老工业基地所急需的专业,因此绝大多数毕业生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单位。2005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7.13%,高出全国平均就业率10个百分点,在辽宁省高校中位居前列。
男女比例:男:65.88%女:34.12%